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或者叫“三步棋逐步深入”
。
第一步,是认真搞一些小孩题材的京剧。
就像《梦游迪斯尼》这样的戏,从题材上讲,它应该是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儿童、少年所理解、所感兴趣的。
虽然在“京剧化”
上困难比较多,也是值得搞的。
因为排这样的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保持、发扬小朋友的天真和童心。
它的观众主要应该是小孩。
我们过去也排过一些以儿童、少年为题材的京剧,像30年前排演的《草原小姐妹》,实际上还是用大人的观点去处理的。
最后的演出,实际也是演给大人看的。
第二步,是把排演儿童题材京剧中的经验,拿到排演以成年人的活动为题材的新戏中。
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锤炼京剧的表现程式。
它的观众可以是大人,也可以是小孩。
比如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比如以前我们排演过的许多新编历史剧或传说戏,像《满江红》《正气歌》《八仙过海》《碧波仙子》,等等,以往的演出都是按照大人(甚至是老人)的想法去做的。
现在完全可以拿过来重新处理一下。
你不信?那好,如果把这些故事拿给从前的孙敬修老爷爷[28],或者现在的丛薇姐姐[29],他们的讲法一定不同于田连元叔叔[30]的评书说法。
北京有一家“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剧院”
,是演话剧的,可题材不光是童话,也有“正儿八经”
的成人题材,但是拿给小朋友演出时,都换了一种“口气”
,变成孙敬修或丛薇讲故事的口气了。
其实我觉得,中国少年儿童剧院不应该仅仅演出话剧,应该还有一部分熟悉京剧的人,把适合成人看的故事,运用京剧的表现手段,“翻译”
成适合儿童看的“准京剧”
。
什么叫“准京剧”
呢?就是“接近京剧的京剧”
的意思。
让小朋友先看惯了“准京剧”
,长大了再“升格”
(就像现在的“升班”
一样),去看目前给大人看的“标准(正式)京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