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找两口儿”
banner"
>
老北京有许多小吃,市民游**市井时,遇到肚子饿,就习惯在小摊儿上“找两口儿”
。
这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是“吃一口儿”
?因为并不是真饿,所以吃点儿这个,再品点儿那个,既为充饥,更为了玩儿。
除了惠而不费,还能点缀风景。
究竟是谁点缀谁?举几个例子,您自己先琢磨着。
京剧名家王金璐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学戏时,因为家里穷,饿了,大都带着干粮来到前门外“月盛斋”
的门口,“就”
着那股香风将梆硬的干粮咽下肚子的。
“月盛斋”
是家百年老店,它做的烧羊肉驰名远近,夏天买主尤其多,买主进门还多带着个空罐子,伙计一见就招呼:“这位爷——您是来点牛的,还是羊的?”
因为这店中主要卖两样儿:酱牛肉和烧羊肉。
如果您眼睛盯住了烧羊肉,伙计只需再问一下分量就可以下刀子啦。
最后,拿鲜荷叶把肉给您包好,再把空罐子拿进柜台,从旁边的一个大缸当中舀进几勺烧羊肉的汤。
您把肉和汤拿回家,先把肉改改刀,另外再做些捞面条,晚上在大树底下进餐,那份儿美就甭提了!
您吃得美啦,旁边邻居也看得馋(馋其实也是一种美)啦,于是“风景”
也就出来啦。
夏天天热,路边有卖酸梅汤的。
“来一碗!”
听到这声招呼,小贩连忙盛上。
主顾稍一品尝,就能喝出是用酸梅“泡”
出来的还是“煮”
出来的。
“泡的”
好喝,但不如“煮的”
来得快。
还要能够喝出甜味的来路:是白糖还是二贡糖?后者才算“正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