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天棚鱼缸石榴树,厨子肥狗胖丫头
banner"
>
这儿信口说说四合院内的小风景。
吃春饼。
照规矩,每年都在立春这一天才吃。
可以在馆子里吃,也可以在家里吃;可以郑重些,也可以随意些。
但一定要用热水烫面,再加一点香油,烙双合的薄饼。
吃时揭开来,用饼卷着生熟各菜,再蘸以少许甜面酱,卷成“卷儿”
吃。
生熟各菜又有哪些?熟肉菜是酱肘子、酱肘花切成的丝,以及小肚丝、熏鸡丝、烧鸭子丝、咸肉丝、驴肉丝等;另外得有炒和(读音“火”
)菜,用豆芽菜和粉丝炒成,还可以有炒菠菜、炒韭菜、炒黄花木耳、摊黄菜(炒鸡蛋)等。
吃时都是自己动手,愿意吃什么就卷什么,一家人聚在一起,图一个气氛。
我小时每年到这一天,家里必吃无疑。
其他时候也偶然吃,但就是吃不出这天的气氛。
随着年纪渐大,我才把这习惯慢慢“收”
了。
但前两年春天,忽然收到汪曾祺先生来信,他本是为其他事写信的,但正事儿一带而过,后边却谆谆讲述今年的立春可不一般——“今年大年初一立春,是‘岁交春’,据说是大吉大利的。
语云:‘千年难逢龙华会,万年难遇岁交春。
’那天,你可以吃一顿春饼。”
至今每次回想起来,都有一种长叹不已之情。
难怪汪先生去世后,曾有悼念文章用了“最后的士大夫”
的标题。
有钱就置房。
在北京,一旦有了钱,怎么着才最合适?似乎,还是置房产稳妥。
义和团不会总来,来过了那一阵儿,下一阵儿还不知猴年马月。
任他兵荒马乱,这房子总会有人赁,要赁就得拿房钱,咱身不动膀不摇,就吃这瓦片儿了。
要住就住独门独院,这还有个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厨子肥狗胖丫头。
这是北京四合院的一个基本标准。
住这样的房不但是图舒服,也不仅是为了摆谱儿,有时候还另有他用。
比如上海戏馆子派人来北京约“京角儿”
,头牌那儿已然去过了,头牌和人家提名咱“当二路”
。
人家要登门拜访,其实是想探探咱的虚实,好给咱定包银。
咱心里都明白,咱早就独门独院了,家里也收拾得挺齐整挺气派,这价儿不怕您不往高了开!
江浙一带老一辈的人都有个嗜好,叫“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