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这皮包水指吃茶,水包皮就是指泡澡了。
泡澡。
一般人是洗澡,身上真脏了,使足力气去洗,不洗下一层皮来,恐怕不值。
可也有梨园的名伶,其实家里就有洗澡设备,可还是愿意到澡堂子泡上一泡。
马连良就喜欢在有戏那天的午后,独自一人到“华清池”
澡堂泡上一阵。
还得是最热的池子。
等泡“滋润”
了,趁着水汽笼罩,稍微喊那么一两声,看嗓子“在没在家”
。
等泡够了,让伙计打个电话给斜对面的东来顺,给自己送点小吃过来。
李少春也喜欢泡大池子,碰见熟悉的戏迷,半天时间就算“交代”
了。
孔明是“六出祁山”
,少春则要“三下池子”
。
吃烤肉。
当初这可完全是件“爷们儿”
的事儿。
北京最骄人的烤肉有三家:烤肉宛、烤肉季、烤肉王。
烤的方法是在一个很大的圆桌面当中掏洞,火就摆在洞的下边,火的上头并排“支”
着铁炙子(四方形的粗铁条,其间微有空隙),众“爷们儿”
把生肉片伴以佐料,放到灼热的铁炙子上,一脚蹬在桌边的矮板凳上,一边大口喝着烧酒,还不时用长竹筷子翻动着……因为热,“爷们儿”
索性打起赤膊,一个个宽宽背脊上流淌着汗水。
烤肉在铁炙子上吱吱作响,油从炙子空隙流到下面的火焰上,不时腾起带有香味的火苗……三家当中,烤肉宛成名早,卖的也是真正的小牛肉。
烤肉季时间上晚一点,但占据的地界好,它位于什刹海的东北角,银锭桥的坡下,左边是爆肚摊,右边是临河第一楼,后院就是后海的海岸。
他在高柳下头放铁炙子,虽在盛暑也不觉太热。
同时自制荷叶粥,外烙牛舌饼。
凭这,也足以和烤肉宛抗衡了。
大酒缸。
这是一种最老百姓的酒店。
没有桌子,而是把酒缸埋半截在地下,另外半截露在地面上边权当桌子。
不准备多少下酒的菜,只让闲着没事儿的人放开了喝酒,聊天。
吃小馆,遇到两三知己到了家里,一直聊到吃饭,准备不及,就一同去附近的小馆。
店东店伙都熟识,甚至不需要点菜,根据平常习惯把菜端上来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