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古代希腊的学前教育概况
banner"
>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代希腊在奴隶制形成的过程中出现数以百计的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并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由于具体的政治、经济和地理条件等不同,其学前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斯巴达的幼儿教育
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端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四周群山环绕,交通阻塞。
斯巴达人原系外来的入侵者,属于奴隶主阶层。
他们内部实行财产公有,人数不多,公元前7世纪时,只有3万人,却统治着25万以上的奴隶(希洛人)和平民(庇里阿西人)。
斯巴达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常常激起奴隶与平民的反抗与暴动,遂使斯巴达人无时不处在军事戒备状态;加之争强好斗的民族传统及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关因素决定了尚武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灵魂,单纯的军体训练及性格教育成为斯巴达人教育的特征,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以确保对奴隶与平民的统治,并支持对外的掠夺或防御战争。
在斯巴达人中,儿童属于国家所有,教育年青一代亦属国家的职责。
婴儿出生伊始,即受到国家长老(Ephors)的检视,凡身体畸形或孱弱的儿童就被抛到位于泰革托斯出峡墓地的弃婴场,检视合格的则交由父母代替国家抚养。
故在斯巴达,只有强健的、可能成长为良好战士的婴儿才允许养育成人。
斯巴达的妇女以善于抚养、**孩子而著称。
斯巴达妇女的地位很特殊,并不像希腊其他各地如雅典的有地位的妇女那样与世隔绝。
女孩子也受着男孩一样的体育锻炼,甚至和男孩子一起赤身**地进行锻炼。
她们还练习赛跑、角力、掷铁饼和投标枪,不同的是她们不离家过军营生活。
国家鼓励多生育,为了培养一个身强力壮的军人,斯巴达立法者决定从根本上做起,认为母亲身体的强弱对胎儿影响颇大。
此外,由于男子常年出外远征,妇女在家成为一家之长,受到尊敬。
斯巴达式的训练始于儿童的诞生。
新生儿通常要放在酒中洗浴,斯巴达人认为这种洗浴能够祛除软弱,健体强身。
斯巴达的母亲从不用衣物包裹婴儿,以便让婴儿的四肢能够自由运动,并增强适应力。
她们还努力使婴儿知足、愉快、不哭泣、不怕黑暗、不怕独处、不择食、不任性、不顽皮、不喧闹。
故自婴幼儿时期开始,孩子们便被教会面对饥饿或痛苦,心态宁静,无怨无忧。
这一特征及传统在当时堪称独树一帜。
罗马时期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Plutarch)曾在其书中写道:由于斯巴达妇女具有高明的育儿技能,外邦人常常雇用斯巴达的保姆。
[1]
当男孩长到五六岁时,便常被父亲带到斯巴达成年男子聚会或集体用膳,叫做“法伊迪塔”
(Pheidita)的场所,通过观察成年人的活动,而受到斯巴达生活方式的初步熏陶。
7岁以后,男孩被送入名叫“教育场”
的国家公育机关,过集体军营生活。
在教育场中,除严格的军事训练外,尤为注重性格教育。
儿童们终年赤足,严冬只许以单衣裹身;此外用石板做枕头,以芦苇当垫褥,吃的常常只有稀粥清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