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认为教材给儿童的神的形象应是神圣无疵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则应是勇敢、节制和公正无私的。
为了培养儿童的美德,应鼓励母亲和保姆给孩子讲那些已经审定的故事。
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5.论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
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
的命题强调“智德统一”
,指出了德行可教,为德育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柏拉图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老师的主张,在肯定“知”
的作用的同时,他指出了“行”
的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教育的初期,通过行动或实践来培养良好的习惯显得特别重要。
“实践做好事能养成美德,实践做丑事能养成邪恶。”
[17]
柏拉图主张利用儿童喜欢模仿的特点,引导儿童从小模仿与他们专业有正当关系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一类人物。
凡与自由人的标准不符合的事情,就不应参与或模仿。
至于其他丑恶的事情就更不应模仿,否则弄假成真,变为真的丑恶了。
总之,“从小到老一生连续模仿,最后成为习惯,习惯成为第二天性,一举一动,言谈思想方法上都受到影响”
。
6.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柏拉图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首次提出了教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对后世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重视教育的政治意义。
他所理解的教育基本上是个人和社会相互影响的过程。
教育的影响并不限于受教育者个人,还必不可免地影响到社会本身的性质。
因此,他主张由国家负责年青一代的教育工作,实行儿童公育。
柏拉图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重视优生优育;主张和谐发展的教育:指出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提出了慎选故事教材的问题,这是教育性教学思想的萌芽;他还重视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
这些观点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他的奴隶主偏见和唯心主义哲学观则应加以摈弃。
(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以较为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1.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出生于希腊北方色雷斯一个医生家庭。
17岁时到雅典柏拉图的学园学习和从事教学、研究达20年之久。
前343年,他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