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banner"
>
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是在吸收、传播和补充希腊学前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了罗马的特色,因而在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亦占有自己的地位。
(一)昆体良
昆体良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
与希腊教育思想家相比较,罗马人的特点是:重视教育与人的天性的关系;在道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更重视道德的修养;教育思想侧重从个人角度认识教育现象,关注较具体的教育问题,如课程和教法等。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出上述特点。
他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法学者,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
1.生平和著作
昆体良(Quintilianus,约35—95年)出生于西班牙(当时属罗马帝国的版图)。
约从公元70年开始主持罗马国立拉丁语雄辩术学校,在那里工作20年之久。
与此同时,兼操律师业务,以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充实教学内容。
退休后,应朋友的一再请求,花两年多时间写成12卷巨著《雄辩术原理》,并于公元96年发表。
这部著作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失传。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1416年才在瑞士圣·高卢女修道院的藏书楼被发现,使它得以重新流传于世,并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产生很大影响。
《雄辩术原理》约合中文65万字,绝大部分是讨论雄辩术本身的问题。
年青一代的教育问题只占全书的1/5,但他关于教育的箴言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在昆体良之前,已有西塞罗的名著《论雄辩家》,论述了对雄辩家的要求和一个雄辩家应具备的素质。
但他只是提出了结果,而没有涉及获得这个结果的过程和方法,亦即年青一代的教育问题。
昆体良对于这种轻视或忽视初期阶段教育的做法很不以为然。
他认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应从幼儿时期就奠定基础,亦即引导儿童“从咿呀学语开始,经过初露头角的雄辩家所必需的各个阶段的教育,一直达到雄辩术的顶峰”
。
[29]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突破了当时一般人只注重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狭隘界限,而对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论教育与人的天性
昆体良从教育与人的天性的关系的角度论证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除了极为稀少的天生畸形和生来就有缺陷的人以外,大多数人既能敏捷地思考又能灵敏地学习。
人都是可以经由教育培养成人的,昆体良进一步讨论了教育与天性的关系。
他指出,“天性是教育的原材料”
,[30]教育是铸造这原材料的艺术。
没有原材料,艺术无所作为。
同时还应通过教育来补充天性所缺少的东西。
艺术的完善更胜于优质的材料。
在昆体良看来,中等的雄辩家得之于天性者更多,而优秀的雄辩家则更多得之于教育。
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应适应人的天性。
“如果引导一个人与自己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他就不可能在与他的天性不适合的学业中取得成就。”
[31]只有借助于天性和教育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培养出理想的雄辩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