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综上所述,昆体良关于教育与天性的关系的思想及其意义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人的禀赋大致相同,因而都具有通过教育成为人的可能性,从而不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也反映出朴素的平等思想。
(2)昆体良一方面肯定了人的自然性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天性的不完善性和可塑性,进一步肯定了教育的建树作用。
(3)昆体良强调个体在自然特性上的个别差异,重视研究个体的独特性,为他的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和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3.论道德与知识
重视道德修养是罗马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倾向,也是昆体良教育理论的一个特点。
但是与希腊教育思想家的“智德统一”
的观点不同,昆体良强调道德比知识更重要,是第一位的,在雄辩术上达到完美境界则是第二位的。
因此,他强调他所培养的雄辩家首先必须是善良的人,在德行上无可指责的人。
一个品德邪恶的人不可能成为完美的雄辩家。
在昆体良看来,“如果以雄辩的才能去支持罪恶,那么无论从私人的还是公众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东西比雄辩术更有害的了”
。
而教师竭尽全力帮助培养雄辩才能的努力,就不是给战士提供武器,而是给强盗提供武器。
如果人们获得了知识和能力,却用来教唆犯罪、压迫无辜、相互残害,与真理为敌,倒不如生来聋哑,没有理智更好。
其次,昆体良认为,摆脱各种邪念的干扰是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他指出,人的头脑在不能完全摆脱邪念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想到追求最高尚的理想的。
孜孜于猎取地位,汲汲于追求财富,虚掷光阴于各种无聊的事情,所有这些都会严重干扰儿童的学业。
一个有邪念的头脑整日心神不宁,哪里还有学问的地位?无异于在荆棘丛生的田地里没有稻谷生长的余地。
而只有当头脑变得无挂无碍而成为自己的主人时,才能集中精力于所追求的目标。
昆体良重德的思想反映了罗马教育思想的特征,是罗马传统的道德意识感在教育思想上的反映。
此外,也与斯多葛学派的影响相联系。
昆体良在哲学上信奉斯多葛派,把伦理学视为哲学的最主要部分,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所谓善就是依照自然和理性而生活,合乎自然和理性的方式的生活就是至善。
4.论学前儿童的教育
昆体良重视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对保姆、父母和教仆都提出严格的要求。
首先,应慎选保姆。
保姆最好是受过教育的妇女,在道德和语言方面都没有问题。
否则,她会在习惯和言语方面影响婴儿。
如同纯白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其色泽经历良久不变一样,自幼养成的坏习惯是难以改好的。
其次,是孩子的父母。
昆体良认为,理想的父母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准。
与当时罗马重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同,昆体良举出许多典型事例,说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他还认为,如果父母本身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幸运,也不要因此而减少对孩子教育的注意。
正因为父母自己学识贫乏,他们就应在关注孩子的成长方面更加勤勉。
当时一般罗马人认为7岁以后的儿童才能理解所教的内容,才能胜任文化学习。
昆体良明确地否定了这种传统的看法。
他认为,7岁以前的收获无论怎样微小,也不应予以轻视。
其根据是:第一,既然许多人公认这个年龄的儿童能接受道德教育,那也就应该能学习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