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banner"
>
1876—1925年期间,日本学前教育机构有了很大发展。
1925年(大正十四年),日本有957所学前教育机构,收容幼儿83000人。
直到20世纪初,公立幼儿园在日本幼儿园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1926年(大正十五年),公立幼儿园为372所,私立幼儿园692所。
作为学前教育设施,《学制》规定设立幼稚小学,招收6岁以下的幼儿,但是由于日本的传统观念是把教育婴幼儿的责任完全放到父母的身上,地区居民对学前教育设施的必要性缺乏理解,而一些守旧人士更是鼓噪儿童进入幼儿园会削弱家庭教育,有损亲子之情,同时由于经费问题,政府的重点又是放在创建小学上,重视义务教育,对于非义务教育的投资不得不减少,因此,幼稚小学实际上未能及时落实。
1876年,文部省决定成立以培养幼教师资为目的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并建议在女子师范学校内建立附属幼儿园。
于是,日本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正式开办。
幼儿园首批招收3~6岁的幼儿75人,依照年龄分班,每班约40个幼儿,大都是达官显贵子弟;园舍为西洋式建筑,庭院宽敞,设备完善;监事(相当于园长)精通英语,首席保姆为德国人。
该幼儿园的教育目的表述为:“发掘学龄前儿童的天赋知觉,启迪其固有的心智,滋补其健全的体魄,使其通晓交际情谊,具备良好的言谈举止。”
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实际教育工作完全受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观点的影响,以“恩物”
为教材进行教育,按科目分类教学,开设的科目有:生活、美感和知识等,教师教幼儿游戏、黏土、绘画、筷子的操作、唱歌、形状的了解、剪纸、折纸等。
由于这一时期政府尚未通过关于幼儿园的任何法律,因此,这个幼儿园制定的“保育要旨”
和“项目”
等规则成为各个幼儿园的通用标准被普遍接受,并为后来日本各地成立的幼儿园所仿效。
1899年,文部省制定了《幼儿园保育所设备规程》,对幼儿园的性质、建筑设备、教育内容、入园年龄、在园时间、幼儿人数、幼儿与教师的比率、课程与幼儿教育的基本问题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幼儿园的规则大体确立。
此后,成立幼儿园要先将目标、地点、课程、规则、假日、薪级、建筑草图等送请文部省(国立幼儿园)或地方政府(国立以外或私立幼儿园)查核,查核通过后才能设立。
为了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1884年文部省实行了奖励开设简易幼儿园的办法。
这种幼儿园收费低廉,入托者可免费或只交少量入托费。
这样,幼儿园数量迅速增加,到1897年全国已有国立幼儿园14所,公立幼儿园153所,私立幼儿园55所,在园幼儿两万名。
但是,随着妇女就业人数的增加,简易幼儿园仍不能解决所有孩子的入园问题。
于是,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孩子的教养困难,一些慈善性质的机构、福利团体和私人组织开设了托儿所(或称保育所)。
1890年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间托儿所在新泻市成立,它是由民间人士赤泽钟美夫妇出于慈善动机开办的,专门为贫民子女服务。
1894年大日本纺织公司为照顾员工的孩子,分别在东京和深川的工厂附设了托儿所。
1899年在东京的一个贫民区设立了“双叶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历经百余年,至今仍然存在,但已改名为“双叶托儿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