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与教育理论
banner"
>
艾利康宁(1904—1985年)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
早年,他追随维果茨基。
战后,他任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并兼任莫斯科大学心理学教授。
他特别注意研究儿童的各种活动形式,如婴儿的对象活动和幼儿的游戏等。
主要著作有《学龄前儿童言语的发展》(1958年)、《儿童心理学》(1960年)、《学龄前儿童心理学》(1964年)、《学龄前儿童个性和活动心理学》(1966年)等。
达维多夫(1930—1998)是维列鲁学派的后起之秀,主要从事年龄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他是艾利康宁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积极推崇者,重申并发展了该理论。
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受到列昂节夫的影响,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期标准是儿童发展的主导活动,主导活动的发展制约着儿童发展到该阶段的心理变化。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从以需要、动机发展为主的时期到有规律地代之以智力、认识发展为主的时期。
艾利康宁经过潜心研究,将儿童的主导活动划分为6个阶段或6种类型:直接情感的交际类型(0~1岁);物体操作的活动类型(1~3岁);游戏的活动类型(3~7岁);学习活动的类型(7~11岁);社会公益活动系统中的交际类型(11~15岁);学习职业活动的类型(15~17岁)。
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所涉及的另一重要问题是通常称为“转变期”
的特殊年龄时期的作用和意义。
继布隆斯基和维果茨基之后,艾利康宁也提出了“转折点”
的问题。
达维多夫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指出了“转折点”
时期儿童教育的困难性,强调在转折时期要建立起年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联系。
他主张教育者在危机年龄时期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并采用相应的方法提供帮助,使儿童正常渡过危机,获得新的发展。
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在小学教学内容方面所作的实验曾引起学前教育专家们的浓厚兴趣。
他们一反传统教学论认为小学教学内容应当是具体描述性和具体经验性的观点,根据辩证逻辑思维的观点,提出了另一种建立教学体系的方式,即从抽象的、一般的原理,过渡到具体的个别的事实。
这使得学前教育专家们从中受到启发,认为这一原则也可以成为学前儿童教学的基础。
为了学前儿童智力的顺利发展,有必要运用这一原则来编排知识和制定学前教学大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