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猿的不发达的喉头……缓慢地然而肯定无疑地得到改造。”
猿相互“属引”
,是因为彼此间已经“想要说点什么了”
,它最想说不愿与人分手,但在进化路上还是无奈地分道扬镳了。
如毛泽东的词:“人猿相揖别。”
这一别多少年呢?就在我正写这篇文章时,世界多个科研机构公布了两大最新发现,一是捕捉到了爱因斯坦一百年前预言的,走了十三亿光年才来到地球的引力波;二是最新化石研究证明,人与大猩猩、猿灵长类动物的分手是在一千万年前。
猿鸣一声穿千古,仰观宇宙两茫茫。
我们人类和猿就是在这森林边揖手而别,但下一步不知将要走向何方。
一般人要想看到猿几乎是不可能的,今天我能穿越千年,像李白、徐霞客那样,听见一声猿啼,并被授予第一百零一位听猿人,已是万幸。
为了弥补未能与猿谋面的遗憾,保护区洪局长请我们回到半山腰的监测站,看他们的实地录像。
猿,其实是很可爱的,灵敏如电,萌态喜人,赛过熊猫。
它们刚出生时一色金黄,毛发柔软。
但长到六七岁时雌雄就分成黄黑两色,深黑的鬃毛托出雄性的威猛,而一头金发则现出雌性的妩媚。
保护区存有一段珍贵视频,巨木之上一根百米青藤缓缓垂下,一只母猿正以手攀藤向下张望什么。
不一会儿,一只小猿倏尔飞上,投入母怀,母放开小仔,观其练技。
母子到达树梢后,前面丈远处是另一棵大树,母一声长啸,鼓励幼仔勇敢起跳,然后母前子后一起飞向那棵树梢。
洪局长说,对猿的观察最难,蹲候数年也未必能捕捉到一个清晰的实景,这段视频是他们的“镇馆之宝”
。
陈博士说,现在世界上与人最近的灵长类有四种,非洲大猩猩、黑猩猩、红毛猩猩和长臂猿,三猩一猿。
但只有长臂猿终年生活在树上。
全世界现存长臂猿十六种,全部在亚洲。
海南长臂猿是英国人一八九四年来海南采集标本时发现的。
起先归入黑冠猿,到二零零七年才根据叫声不同,DNA测定后独立分为一个新种,当时只有七只,两个群。
按常规,这么低的存活数已不可能再繁衍下去,随即被宣布为灭绝物种。
但是由于有陈庆、陈博士这样的一大批科学工作者长期仔细地保护,现在又奇迹般地恢复到四个群二十五只。
这是对生物学的贡献,也是对地球村的贡献。
但为了留住长臂猿的这一声长啼,不知有多少人长年隐姓埋名在大山中,用他们的青春、健康甚至生命来为地球挽留一个物种。
陈庆他们刚上山时在小窝棚里与毒蛇、蚊虫为伍,还要对付当地苗民可怕的“放蛊”
旧习,对付偷猎行为。
一次老陈误踩了猎人下的铁夹子,一只脚被夹住,鲜血直流,险伤及骨。
一次得了疟疾,浑身痛得下不了山,正好一外国专家来考察,随身带有一种特效药才保住一命。
而有的学者因为长年在深山老林里,家里老婆实在不能忍耐,愤而离婚。
人从动物变来,但人的进步在于他有了思想,他不断探寻未知,甚至愿为知识献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