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明官方的态度就是重文章,轻诗词的。
所以苏录这样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反而显得他质朴持重,不跟杨慎抢风头。
说白了,中解元之后,他怎么做都没错,怎么说都是对的。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作诗肯...
夜色渐深,彭咏回到家中,却无心安寝。
白日里鹿鸣宴上的钟鼓声、丝竹声、觥筹交错之声,仍在他耳畔萦绕不绝。
他独坐书房,将张布政使所赠的《尚书》笔记轻轻置于案上,指尖轻抚封面,触感温润如旧纸生香。
翻开第一页,字迹清峻挺拔,墨色虽经年而未褪,一笔一画皆见功力。
更令他动容的是,页边批注密密麻麻,或引经据典,或抒发己见,字里行间透出一位老臣对圣贤之道的执着与忧思。
“文章报国,清节立身。”
??张公临别之言,如重锤敲心。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春秋》,并排摊开于案头,两书相对,仿佛两位先贤隔卷对话。
彭咏凝神细读,忽觉窗外风起,吹动帘幕,烛火摇曳之间,似有低语回荡梁间。
他抬头望去,只见月光穿窗而入,正照在那套蓝衫玉带上,衣袍泛着幽微的光,宛如披上了银霜。
这一夜,他未曾合眼。
次日清晨,尤幕友遣人送来一份名录,乃是此次乡试录科榜单全文,已由提学道刊印成册,分送各州县备案。
彭咏接过一看,首页赫然写着:“四川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彭咏,字盈之,泸州纳溪人。”
其下详列五经房师、主考官评语及所作三场试卷摘要。
他翻至自己的策论部分,见主考批曰:“识见高远,议论宏阔,有经世之志,具宰辅之才。”
八字评语,力透纸背,竟让他心头一震,几乎不敢直视。
然而,就在这份荣耀背后,一丝隐忧悄然浮现。
午后,苏录携朱子恭、白云山来访,几人围坐庭院槐树之下,饮茶叙话。
雷俊尚未到,据说昨夜饮酒过量,今晨头痛欲裂,正卧床呻吟。
苏录神色凝重,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递与彭咏:“这是昨日傍晚,我托人在成都府衙抄来的邸报残页,你且看看。”
彭咏展开细读,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原来,京中近日连发数道谕旨,严党权势愈炽,吏部尚书许赞因奏事不合上意,竟被当廷斥责,罢职归乡;而严嵩长子严世蕃,虽未正式入阁,却已掌拟诏敕之权,朝中大小政务,多由其口授拟定。
更有传言称,今岁会试主考官人选早已内定,须得“识大体、知进退”
者方可充任,否则恐难全身而退。
“这不是选贤取士,是挑顺臣!”
朱子恭冷笑道,“朝廷要的不是真才实学,而是俯首听命之人。”
白云山亦叹道:“难怪维中兄叮嘱你要慎言时政。
如今连内阁大学士都战战兢兢,何况我们这些新科举人?一个不慎,便可能惹祸上身。”
彭咏默然良久,终是缓缓合上邸报,低声问道:“那……春闱还能否凭真才取士?”
苏录摇头:“难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