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征兆吗?识时务者为俊杰。
想到自己天天研读的《太公兵法》,这部兵法固然很宝贵,但绝不能困于书中了。
一天,张良和往常一样来到热闹的街上,忽见一大汉背着个行囊,急匆匆向他走来,说:“我从下邳(今江苏宿迁)到此投友,不巧朋友家门紧锁,我已经走了一天,口渴难耐,身上的盘缠又在路上花光了,您能给我口水喝吗?”
张良见那人举止不凡,不像个江湖骗子,也许真是遇到困难了,于是,他丝毫不犹豫,将那人领进住处。
那人跟随张良到了住处,仔细一看,发现此处是个并不大的小院,院里只有一间茅屋,屋中摆设也是简陋至极,再看茅屋中的床,窄小简单,那人判断,此人一定是独居于此,而那还摊开着的竹简,说明主人还是个读书人。
他好奇地翻了一下,竟是《太公兵法》!
“他一定不是一般俗儒!”
那人猜测。
二人互相攀谈,那人了解到张良也是不久前从外地到此处落脚的,那人似乎心里有了底数,也没有再问张良来此落脚的原因,就直言不讳地自我介绍说:“不瞒兄弟,我叫项伯,因杀了仇人,才从家乡逃出。
兄弟如不嫌弃,就留我躲避几天,如怕受到连累,我就另寻避身之地。”
张良一听此人姓项,追问:“先生来自楚地,一定知道项将军吧?”
“不瞒兄弟您,项将军乃家父。”
张良听完那人的回答,激动地直拉起项伯的手说:“兄长只要不嫌寒舍简陋,但住无妨,剩下的交给我来处理。”
张良提到的项将军,就是楚国名将项燕。
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伐楚。
项燕率领楚军,苦苦奋战两年,最后虽然兵败自杀,楚国也随即灭亡,但是他却成为六国爱国志士们敬仰的对象,其中也包括本就心怀亡国之恨的张良。
张良认为,如果自己所在的韩国也有项燕那样的抗秦将领,绝不会那么快就亡国。
各国都像项将军那样抗秦,秦王也不会那么快就一统天下。
自己仰慕的项将军虽然长眠于九泉之下,但今天见到了将军之子,也颇感欣慰。
再说项伯见张良如此仗义,又对项将军的事如此关心,其中定有原因,二人在交谈中互相交了底,项伯才知道张良是昔日韩国相国的公子、博浪沙谋划椎击始皇帝的勇士,心中也顿生敬意,接下来他也将自己逃离下邳的原因一五一十地说给张良听。
原来,项伯是一名仗义游侠,他本就性情暴烈,又是将门之子,对于一些看不惯的事总爱出头,经常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结果在家乡结下一些仇人。
楚亡之后,那些仇人认为终于可以报仇了,就纷纷到官府诬告项伯谋反。
项伯得知此事后,愤怒之下,杀死了几个仇敌,然后告别家人,一口气跑了七十多里,来到下邳。
而于危难之中,竟结下了张良这个患难朋友,激动、兴奋的心情难于抑制,便对张良说:“贤弟的救命之恩,愚兄永世不忘,有朝一日,定将报答!”
且说项伯杀了人,只身逃往下邳,他的长兄项梁却受到牵连被关进栎阳监狱。
项梁的好友靳县狱吏曹无咎得此消息,给栎阳县狱吏司马欣写了一封求情信,才把项梁救出。
不料项家的那些仇人并不罢休,硬说项伯杀人是由项梁指使,项伯逃跑也是项梁事先安排好的,坚持要求官府对项梁治罪。
项梁看到难以再在家乡生活下去,盛怒之下,像弟弟项伯那样,杀死几个仇人,逃出家乡。
不过项梁没有逃到下邳,而是逃到了会稽郡的吴地(今江苏苏州),逃走时,他还特意带上了侄子项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