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自从项燕战死、楚国灭亡之后,项梁就下了洗雪国仇家恨的决心。
哪知他过去的仇还没有报,弟弟项伯又遭人陷害,被逼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侄子项羽的身上。
后来项梁被乱箭射死、项羽与刘邦进行楚汉之争,这些也都是后话。
此处我们要说的是项伯是个极重情义的人,在得到张良的帮助后,视张良为知己,他听说项羽要攻打刘邦,担心张良受此牵连,二话没说就去见了张良。
到达张良大营后,项伯将项羽于明日一早攻打刘邦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良,并劝张良和自己一起逃走。
项伯的想法很天真,在他看来,张良对自己有恩,他和张良的友谊也超越了两军之间的军事利益。
但显然,张良考虑得要比项伯深远得多,张良已经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过,他也意识到,项伯也许是化解危机的一枚重要棋子。
于是,他先稳住项伯:“沛公待我恩重如山,如今沛公大难临头,我不可能为了自保而逃跑,这是不仁不义之举,至少我要先跟沛公知会一声。”
张良这一番话很有技巧性,项伯看重的就是张良的义薄云天,而张良回报沛公也是为义,这样说,项伯根本无法反驳。
待项伯走后,张良便将此事告知了刘邦,刘邦听后震惊不已,忙问张良:“这下如何是好?”
张良并没有给出明确建议,而是先问刘邦:“请问,重兵把守函谷关的计策,是谁提出的?”
此时,刘邦才发现,自己似乎用错了计谋,于是,略带烦躁地说:“是个目光短浅的小人,他告诉我只要守住函谷关,不给诸侯入关的机会,将来我们就能完全掌控秦地了。”
张良继续引导:“那以沛公您的估算,我们现在的兵力能战胜项羽吗?”
这一问让刘邦哑口无言:“自然是没办法战胜项羽的,但是事已至此,到底该怎么办?”
看到刘邦终于认清了当下的形势,张良继续说:“这件事还得劳请沛公亲自登门和项伯解释清楚,并表态以后绝对不背叛项羽。”
要知道,刘邦是先拿下咸阳的,按照楚怀王所说的:“先入咸阳者为王。”
刘邦不可能不动心,即便力量不如项羽,他也有这种奢望,而正是这种奢望,让他决定封锁函谷关,也导致了现在的被动局面。
张良就是要让刘邦认识到,现在的局势下,必须要向项羽低头,即使有才华,也要藏好,刘邦经过思虑后也认为张良的决定是对的——先服软,再图大计。
想到这,刘邦突然问:“你怎么会认识项伯的?”
张良答:“以前在下邳的时候,我救过他,他一直记着我的恩情,所以今天前来通知我。”
刘邦又问:“你和项伯谁年纪大点?”
张良说:“项伯年长些。”
刘邦说:“好,请他进来吧,我会以兄长之礼对待他。”
很快,项伯进入帐中,刘邦对项伯很是恭敬,不但向项伯敬酒,还答应和项伯做亲家,然后对项伯说:“我进入咸阳城以来,对百姓毫无冒犯,也将所有民众登记在册,将财物封存起来,为的是等项羽将军来验收,而我派重兵把守函谷关,是怕事情有变。
我日夜盼望项羽将军的到来,怎会有二心呢?”
项伯是个天真的人,很快相信了刘邦的话,并嘱咐刘邦,明早一定要来项羽军中谢罪,其他事交给他去处理。
项伯回到军中后,将刘邦的话转述给了项羽,并对项羽说:“沛公入关中,击败了秦军,将军入关时才能如入无人之境,在这一问题上,沛公是有功劳的,如今如果我们出兵攻打他们,并非仁义之举,还请善待沛公。”
项羽认为项伯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决定暂时不攻打刘邦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