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例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同志的办公会议、例会。
讨论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议题较多;有些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席会议,直辖市各方面的工作,解决彼此相关的具体问题,形成会议纪要时,就要把做出的决定和决议,按讨论顺序或重要程度,逐项或分若干部分概述。
2.座谈会纪要。
是召开座谈会之后形成的会议纪要。
座谈会常常是专门研究解决思想、理论、科技、教育等某一重要问题召开的,带有较强的专题性、专门性。
例如《文艺座谈会纪要》《教书育人座谈会议纪要》《××省工商局长座谈会纪要》。
这类纪要,侧重于讲话、发言的内容记述和传达。
可以按发言的先后顺序,把个人的发言要点整理出来;也可以按发言的内容归类,前面设置小标题加以统领。
除表明发言人的姓名、身份或职位外,还要对会议的结论加以一定的阐述,具有说理性。
(二)会议纪要按内容性质分
1.决定性会议纪要。
是会议经过讨论获得共识,提出对事项工作的部署意见,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续签执行。
带有较强的权威性、政策性和指示性。
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2.研讨性会议纪要。
侧重于汇集情况,交流经验,带有研究、探索的性质。
学术会议用得最多,它不像决定性会议纪要要求贯彻执行。
如《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沿长江五市对外开放讨论会纪要》。
三、格式及写法
(一)标题。
主要有两种。
1.单标题。
会议名称+文种。
例如:“某某市经济学家、企业家座谈会纪要”
“某某市省政法工作会议纪要”
。
2.双标题。
例如
抓住机遇,扩大开放
——沿长江五市对外开放研讨会纪要
(二)主送机关。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三)正文。
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1.开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