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个主意是一个名叫和珅的宠臣提醒和建议的。
和珅后来担任了内阁大学士,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编纂。
他权势极大,但品行不端,贪赃枉法。
但是他生得清秀,又善于揣测圣意,还有一定的学识,非常受皇帝喜欢。
他就是那个名公巨卿,是指挥制造全本《红楼梦》的总策划。
据宋翔凤传述,《红楼梦》是经和珅呈上,并且获得皇帝同意刊印的。
这是指什么而言呢?是说最后和珅将删改、拼配的真伪杂糅的假全本呈与皇帝,得到了首肯,认为可以过得去了,命用皇家武英殿修书处活字版的办法印制了,公开流传!
这是一个十分阴险的不动声色、偷梁换柱的歹毒手段,用以消灭曹雪芹的真原本。
这件事,乾隆时代不少人知道,但不敢明白记载,仅仅隐约其词地暗示于题记之间,以便后世人还可以考察知悉事情的真相。
这个毒计并不是曹雪芹殁后开始的。
壬午年(1762年)九月的索书甚迫,已然与此有关。
曹雪芹、脂砚斋已在设法,考虑如何对付这个严重的局面。
曹雪芹病重以至下世,虽然爱子夭亡也是一个伤害健康的原因,但更悲愤的还是坏人要毁坏他一生的心血。
脂砚斋终于没有办法保护全稿,只勉强将友人处分借的书稿凑齐了,可是已有狱神庙五、六稿为借阅者迷失了!
零残的细节,更不计其数。
她一力苦撑,做了一些力之所及的补缀工作,勉强弄出了一个八十回的本子,以求问世。
曹雪芹临终的死不瞑目,正是这位奇才的深仇大恨。
敦诚挽诗的“邺下才人应有恨”
“目岂瞑”
,也正是指此而言。
曹雪芹殁后十来年,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八月,脂砚斋在她自己收藏的一个抄本上的开头处批道: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余常哭芹,泪也待尽。
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
余二人也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月泪笔。
这就是脂砚斋下世之前最后写的一段沉痛的批语,即可作为绝命词来看了。
她表明曹雪芹泪尽而亡,抱恨的就是书未成。
而所谓书未成,并非是说书未作完,而是不敢直言全稿已遭破坏不全,只能说未成。
也不敢说希望真本能永存天地之间,不容阴谋破坏,而只能说“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
这是多么令人悲愤的深冤至苦啊!
这一对苦命知己,为这部书苦斗了一生,最后留下了这几行痛心无比、抱恨无穷的泪墨。
曹雪芹的一生,并不是一本传记所能表达的。
如果要为他镌刻碑文,最好的文词应该就是脂砚斋的泪笔写下的这一段可歌可泣的铭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