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此刻,卫青抓不到移动目标伊稚斜,恰好可以拿这个固定靶子来开刀。
大军乘胜而进,轻而易举就拿下了赵信城,缴获了储存在此的大批粮食。
汉军在城里休整了一天,然后一把火将剩余的粮食和整座城池烧成了灰烬,才班师凯旋。
相对于一再受到上天垂青、屡屡创造辉煌的卫青,李广的运气只能说是差透了。
他和右将军赵食其这一路,走的是东道。
这条路线本
就地形复杂,水草稀缺;更要命的是,他们居然没有向导,所以很自然地又迷路了!
关于此事,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只写了六个字:“军亡导,或失道。”
“亡”
这个字在古代,基本的含义是“失去”
,同时也与“无”
相通,另外还可引申为逃亡、死亡。
那么,在太史公的语境中,这个字究竟该作何解呢?是本来就没有向导,还是说向导逃跑了,甚至是死了?
大军出塞远征,在大漠中长途行军,居然连一个向导都没有配备——这在常理上根本说不通。
而如果有向导的话,鉴于向导的重要性,肯定会被军队保护得很好;且在司马迁的记载中,也未见与匈奴交战的情形,所以不论逃跑还是死亡,可能性都很小。
也许是对此同样感到困惑,所以后来班固在写《汉书·李广传》时,索性删掉了“军亡导”
三个字,直接说“惑失道”
——反正就是迷路了。
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做了简单化处理,把充满歧义的“亡”
字直接改成了“无”
字,即肯定地说李广没有向导。
此外,在唐代司马贞撰写的《史记索隐》中,给“军亡导”
所作的注解是:“谓无人导引,军故失道也。”
即把“亡”
字解读为“无”
,认为李广就是没有向导才迷路的。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很遗憾,在太史公没有进一步说明且没有其他
史料佐证的情况下,我们已无从得知真相为何,只能认为李广这一路本来就没有向导。
至于为什么没有向导,就只能付诸阙如、存而不论了。
迷失了方向后,李广和赵食其的东路军就像是游魂一样在荒漠上飘荡。
一直到卫青大部队打完了胜仗,班师回到漠南,两军才迎面相遇。
李广此时的感觉,估计就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不,是赶了个寂寞。
李广和赵食其按规定来到大将军帐中见过卫青,然后各回军中,等候问责。
很快,卫青派长史带着酒肉来慰问李广,问他迷路的具体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