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69章 梵医入典 千金增辉(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原来天下医理,殊途同归。”

孙思邈在灯下批注时,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他将天竺的“七味药论”

(药物分为根茎、叶、花、果、皮、汁、胶七类)与中医的“本草分类法”

融合,在“天竺医方篇”

中新增药材三十余种,方剂七十余首,其中“耆婆万病丸”

“梵僧治眼方”

等,都经过临床验证,疗效显着。

岭南的疫情也在合力之下迅速得到控制。

当孙思邈派去的医队带着“唐梵合璧方”

抵达广州时,当地已病倒数千人。

医僧们指导百姓用艾蒿熏屋、石灰消毒,唐人医者则按方施药,不到一月,疫情便平息下去。

节度使的奏报中写道:“百姓见梵僧与唐医并肩诊病,皆叹‘佛天虽异,济世之心则同’,争相传颂大唐皇帝陛下广纳异术、爱民如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消息传回长安,李承乾龙颜大悦,下旨嘉奖孙思邈与达摩笈多,并命将“天竺医方篇”

单独刊刻,分发至各州府,供地方医者学习。

一时间,长安的药铺里,诃子、郁金香等梵药成了抢手货,药商们争相从天竺州贩运药材,连民间医者都开始学几句梵文药名,以显学识。

这日,梵医馆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求医者——吐蕃赞普的使者,患眼疾多年,视物模糊。

唐医们用针灸、汤药试了数月,效果甚微。

达摩笈多为他诊脉后,取出一种名为“乌贼鱼骨”

的天竺矿石,研磨成粉,又取唐地的炉甘石、冰片,调成药膏,每日为其点眼。

半月后,使者的眼疾竟痊愈了,他捧着药膏,对达摩笈多合十行礼:“大师的医术,如天竺的阳光,能驱散一切黑暗。”

此事传开后,连西域诸国的医者都纷纷来长安求学,梵医馆成了国际性的医学交流中心。

孙思邈看着馆内各国医者围坐探讨的景象,对达摩笈多笑道:“老夫年轻时曾立志‘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如今看来,这‘千金’不仅是指医方的珍贵,更是指天下医者同心同德的情谊啊。”

深秋时节,《千金方》修订完成,新增的“天竺医方篇”

共三卷,首页绘着一幅“唐梵医家论道图”

:孙思邈与达摩笈多相对而坐,中间摆着药材与医典,背景是长安的大雁塔与天竺的菩提伽耶塔。

李承乾亲自为新典作序,其中写道:“医者无国界,药石无华夷。

天竺医理入我唐典,非为炫异,实为济世。

愿后世子孙,见此篇而思兼容之理,以仁心行天下,则苍生幸甚。”

当刊刻好的《千金方》送入天竺州,那陵提婆王特意在曲女城的大唐护国寺举办了诵经祈福仪式,将医典供奉在佛前。

他对属下说:“大唐皇帝陛下不仅赐我疆土与法度,更以医典普惠我民,这份恩情,当永世不忘。”

长安的冬夜,孙思邈与达摩笈多在药圃里种下最后一批诃子苗。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银霜。

“待到来年春天,这些诃子树便会发芽,”

孙思邈望着幼苗,“就像我们种下的医理,总有一天会在天下生根结果。”

达摩笈多双手合十,轻声念起梵文的祈福经,经文的韵律与药圃里的虫鸣交织,竟如同一首跨越万里的生命赞歌。

这便是文化交融的真谛——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如孙思邈与达摩笈多手中的药杵,将不同的药材研磨成粉,最终熬出一服能治天下疾苦的良方。

而《千金方》因梵医智慧而增辉的故事,也终将随着恒河与渭水的波涛,在岁月里永远流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美食供应商机破星河我的玩家能成神穿成逃婚女主的妹妹妖孽小仙农穿成反派小姨妈不灭战神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大王饶命制霸文娱从西虹市首富开始神门我家精灵真是太可爱了火影:开局一键强化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穿成清太孙的咸鱼日常穿成女主的反派姑姑妖魔哪里走这次我要做执刀人萌妻反扑:总裁请接招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反派女配不干了彪悍农女路子野神秘之劫国公夫人娇养手册万灵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