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写完最后一笔,他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将信件誊抄三份,分别寄往《大日报》《人民之声》与《共和国报》。
他知道,这封信必将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但他已无所畏惧。
果然,翌日清晨,全城哗然。
《大日报》以整版刊登此信,并配发editorial:“索雷尔的良知,照亮了黑暗时刻。”
文章指出:“一个民族的伟大,不在于它征服了多少土地,而在于它能否容忍不同的声音存在。”
与此同时,《费加罗报》反击称:“这是典型的煽情修辞!
索雷尔试图用哲学外衣掩盖其政治背叛的本质!”
并暗示该信“极可能受到外国势力授意”
。
更令人震惊的是,三天后,巴黎大学文学院十一名教授联名发表声明,宣布退出教育部教材评审委员会,抗议“意识形态干预教育独立”
。
带头者正是曾与莱昂纳尔共事多年的语言学教授保罗?杜兰德。
他在声明中直言:“我们不能接受这样一个逻辑:只有赞美战争的作家才配进入课堂。
如果这是新法国的标准,那我宁愿告别讲台。”
这场风波迅速蔓延至外省。
里昂、马赛、图卢兹等地的学生举行集会,要求恢复索雷尔作品的教学地位。
一些书店甚至自发设立“索雷尔专柜”
,打出标语:“被禁止的思想,最值得阅读。”
而在外交层面,局势也日趋复杂。
据外交部内部消息,清国驻法公使已于近日紧急召见法国外交部官员,就“法国媒体污蔑清国文化接受者”
一事提出严正交涉。
中方强调:“索雷尔先生的作品在华传播纯属民间文化交流成果,中国政府从未介入或资助相关出版活动。”
同时,北京《申报》连续刊发文章,介绍莱昂纳尔的生平与思想,并评价其为“西方少有的清醒者”
。
更有意思的是,伦敦《泰晤士报》罕见发声:“法兰西正陷入自我审查的泥潭。
一个曾经孕育启蒙思想的国家,如今竟因一位作家的批判精神而将其驱逐出教育体系,实在令人唏嘘。”
国际舆论的压力,终于让政府内部出现裂痕。
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财政部长私下抱怨:“我们现在不仅要支付军费,还得应对文化危机!
这些文人吵得比议会还凶!”
而司法部长则提醒:“若继续打压言论自由,恐引发宪法争议。”
就连一向强硬的费里总理,也在私人谈话中流露出一丝犹豫:“或许……我们可以保留《故乡》的部分章节?毕竟那本书讲的是农村变迁,跟殖民没什么直接关系……”
然而,罗昂伯爵坚决反对:“一旦松口,便是溃堤之始。
我们必须彻底清除不良影响。”
就在各方角力之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八月初,一艘从上海出发的货轮抵达马赛港。
船上除常规货物外,另附一批特殊包裹??共计三千册精装版《莱昂纳尔?索雷尔小说集》(中文译本),随书附带一封由江南制造局总办签署的官方函件,内容如下:
>“谨以此书,献给那位敢于说出真相的法兰西诗人。
愿思想之光,永不熄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