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那里有高楼,有火车,有不认识的人,
>但他们听见了,我就不是孤单的。”
这首歌上线七十二小时,播放量突破八百万。
有网友留言:“原来最打动人的旋律,不在录音棚里,而在风吹过的山谷。”
然而,正当项目稳步推进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悄然逼近。
某境外组织发布报告,指控“回声种子计划”
涉嫌收集敏感个人信息,质疑其背后存在“文化渗透意图”
。
紧接着,国内部分自媒体跟进炒作,称林浩然团队“借公益之名行数据采集之实”
,甚至有文章配图将其办公室照片拼接成“监听中心”
。
舆论迅速发酵,社交平台上骂声四起。
一些曾经支持项目的学校也开始犹豫,暂停合作意向。
更有甚者,一封匿名举报信直达广电总局,要求彻查《万家灯火》系列内容是否“违反意识形态安全”
。
那一周,林浩然几乎没合过眼。
办公室里堆满了打印出来的网络言论截图,法律顾问连夜起草声明,公关团队疲于应对媒体追问。
最让他心痛的是,几个偏远地区的孩子家长打来电话,语气惊慌:“林导演,我们还能继续录音吗?会不会惹麻烦?”
他一一回复,声音平稳而坚定:“能。
只要你们愿意说,我们就一直听。”
但他知道,仅靠个人承诺已不足以支撑这场信任危机。
必须有人站出来,为这份事业正名。
第四天夜里,他在书房写下一封公开信,标题只有简单五个字:《我们在听》。
信中,他回顾了十五年来走过的路:从最初拍摄《守灯人》失败,到如今建立声音档案馆;从一个导演的私人执念,到成为千万普通人发声的平台。
他写道:
>“我们采集的不是数据,是生命。
>每一段录音的背后,是一个人鼓起勇气面对过去的伤痛,
>是一位老人终于等到了可以说‘我活过’的时刻,
>是一个孩子第一次意识到:我的话,也值得被记住。
>如果这就是‘危险’,那我宁愿承担这份危险。
>因为比起沉默带来的遗忘,我更害怕良知的失语。”
信末,他附上了所有已公开录音的授权书扫描件、参与者自愿签署的知情同意表,以及第三方审计机构对数据安全管理的认证报告。
这封信一经发布,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