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最后一个收到它的,是个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女孩,叫林小雨。”
“她整整半年没说过一句话。
可在陈老师去世后的第三十七天,她突然走到办公室门口,把一张画塞进门缝??画的是两个女人牵着手走在星空下,标题写着:‘她说会一直听我说话的。
’”
阿木闭上眼,喉结动了动。
“后来呢?”
“后来我们找到了小雨。”
李念低声说,“她现在住在儿童福利院,依旧不肯开口。
但我们送去了一台特制录音机,外形就像那只布偶熊。
只要抱紧它,就能听到预先录入的声音??是我们请AI根据陈老师过往课堂录音模拟出的一句话:‘小雨,我在听哦。
你想说什么都可以。
’”
阿木睁开眼,目光灼热。
“她按了吗?”
李念点头。
“第一次按下播放键的那个晚上,她录下了人生第一段完整独白:‘老师,我不是不想说话……我只是怕说了,你就更累了。
’”
两人陷入长久的静默。
窗外,雨彻底停了。
阳光刺破云层,洒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映出七彩光晕。
“你知道吗?”
阿木忽然开口,“我现在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镜子说一遍:‘阿木,你值得被听见。
’有时候说得顺,有时候卡住,甚至会哭。
但我坚持说了三年零七天。”
李念望着他鬓角的白发,忽然伸手拂去他肩头一片落叶。
“你已经说得很好了。”
“可还不够。”
他摇头,“全国还有三千多个乡镇没有心理援助资源。
每年有超过两千名青少年因情绪问题失学,其中六成以上来自‘高期望低沟通’家庭。
而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甚至比学生更堪忧。”
他翻开报告附录,指着一组数据。
“你看,近三年涉及校园情绪危机的案例中,78%的当事人曾在社交媒体留下求救信号,但93%的监护人表示‘完全不知情’。
为什么?因为他们习惯了用成绩、纪律、外表来判断孩子的状态,却从不曾真正倾听他们的声音。”
李念缓缓抽出钢笔,在报告空白处写下几个字:**倾听即救援**。
“所以我想提议,启动‘双盲倾听计划’。”
她说,“所有加入‘耳朵联盟’的志愿者,必须先完成为期三个月的‘沉默训练’??不能说话,只能通过书写、绘画、录音回应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