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六更化与复归 传统社会的运转规律(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话说,董仲舒似乎有那么一点“古体今用”

的意思,作为“古体”

的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之义尽如故,但作为“今用”

的正朔、服色及制度又不能不有所改变,否则不足以显示改朝换代的“天意”

在西汉一代,就改制而言,欲显示天的意志,就是要通过确立“法统”

以论证汉王朝建立的合理性在于“天受”

[5]董仲舒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

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仁(凌曙注:仁当作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

[6]这就明确说明,所谓改制,仅在于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这样几个方面。

(1)改正朔

基于汉代的科学认识水平,董仲舒以为自然和人类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社会的运动与变化往往通过自然现象显现出来,而自然界的变化更是每每影响人类社会的活动。

董仲舒看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他不论怎样强调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制约作用,而事实上都必将排除在人类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向。

当然,董仲舒不可能认识到,“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

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

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目的发生的。

反之,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有意义的、经过思虑或凭**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7]一句话,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虽然具有某种相当密切的联系,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

董仲舒提出的所谓改正朔,强调人类主体应该随着客观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某些策略,但在他的思想深处,无疑夸大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和相似性。

在中国古代历法中,一年十二个月,其中有三个月可以作为岁首(正月),这三个月就是现在农历的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

由于都可成为正月,因而有时又称之为“三正”

伪《古文尚书·甘誓篇》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注以为三正为子、丑、寅。

并称“子丑之建,唐虞以前当以有之。”

而朱舜水指出:“三正似非子丑寅之三正。

今谓唐虞之前当已有之,无所凭据。”

[8]所谓朔,就是指农历每月初一日,朔日有从平旦(天刚刚亮的时刻)、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

由此可知,所谓改正朔,就是指每一个新王朝建立之后,都必须改变前一王朝所使用的正朔时间,从上述三个月中重新选取一个月作为岁首,从上述朔日三个计算方法中选择一个时刻作为朔日的起点。

然而从中国传统社会的正统观点看,正朔时刻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含有复杂而又神秘的道理。

三正本来只限于历法的范围,它是为了解决置闰问题而提出的。

根据罗振玉的考证,“古时遇闰称闰月,不若后世之称闰几月,至商有十三月,则并无闰月之名”

[9]商代实行“太阴记月”

,一个朔望月约为二十九天半,一年十二个月,大小月相间,一年约有三百五十四天,这与一个太阳年(回归年,365.24天)相差十一到十二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我是小锦鲤学霸型科技大佬神秘之劫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女主今天逆天改命了么娇软美人在年代文里被甜宠了重生八零暴发户式恋爱新婚一百天:猎杀薄情首席都市最强天师从废墟崛起出名太快怎么办明朝败家子我在柯学世界当五人组幼驯染在各个世界当爸爸[快穿]清穿七福晋天师神医我要做皇帝我妻世界潇洒系男神超神道术凤临之妖王滚下榻木叶之光救世等于死一死养成一个大唐大明:我爹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