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与高中课改相配套,拟取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高中会考制度,并将尽快着手研究普通高中高考改革方案,颁发新的《考试大纲》。
这是记者日前从湖南省教育厅获得的消息[49]……
为什么,仅仅十几年时间,一项由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推行的考试,就面临如此的境遇?
3.本来面目与水土不服
在“原籍”
法国,会考制度地位显赫。
高中毕业会考,是法国的国家级考试,历史久远,享誉国内外。
因为没有专门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学毕业会考文凭在法国既代表中学教育的结束,也是学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凭证。
法国中学毕业会考制度始于1808年,普通文凭考试由来已久,技术文凭考试和职业文凭考试则分别设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是法国教育的标志,也是法国公民心目中教育机会均等和民主化的标志,其权威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推崇。
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的会考产生了诸多变化,但其主要性质仍然稳定:证明考生的高中毕业资格,赋予考生进入高等教育的身份。
很明显,会考在法国的尊贵地位,来自其双重功能,与其在高校入学中的作用不可分。
中国在采用会考制度之初,对于法国会考的研究可谓充分。
然而,对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却没有做出恰当的解决,这就是与高考的关系。
取代高考是不可能的,高考在先而且树大根深,既然如此,问题就变成了是否与高考建立联系,以及怎样的联系?由于高考竞争的激烈,每年都有庞大的“落榜生”
大军,这些学生不仅高考失利,而且还面临“白白念了三年高中”
这样的尴尬。
通过会考并且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确对于缓解这种尴尬具有很实在的意义,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活跃,以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日渐规范,许多行业和部门的准入资格已经使得高中毕业文凭有相当的含金量。
然而在中国,获取高中毕业文凭的会考的状态让人对于这一纸文凭心存疑虑。
有研究者以某省升入师范大学的2007届高中毕业生为对象,调查了会考的情况,结果表明,A省的会考情况堪称“骇人听闻”
。
一是学生集体抄袭。
会考成为“班级内同学间的合作、文理科学生间的合作,甚至有教师参与协作,从而演化成一种全校性的合作抄袭。”
二是教师“轻视会考,纵容舞弊”
。
“班主任‘嘱咐’学生要尽量抄,以期一次性通过”
,“尽管采用‘交换监考’,但有一种‘相互通融’的潜规则在起作用”
,“如果他们在我们学校抓得紧,我们马上通知在那边监考的老师,他们的学生也别想过。”
“考场监考确实很松,大家都拿着试卷抄答案,老师也不把它当回事,”
“会考中代考现象很普遍”
。
三是批改试卷“抽签决定,运气至上”
,会考的评定方法是“不批改试卷,阅卷者随机在所有的试卷中抽出不幸运者。”
即使批改题目也是走过场,因为,“不管怎样都要抽几个人来补考,交了补考费就一定会过,所以大不了补考,不会不让你毕业的。”
于是会出现许多荒唐现象,“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却‘挂科’了”
,“上一届重点班有个同学英语竞赛拿一等奖,可是会考英语竟然没有过要补考”
。
相反,有的学生“甚至把题目抄一遍就能过关,更离谱的是一位同学写一些关于爱情之类的歌词填满空白处,可10分的题目竟得8分”
。
[5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