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童话足以让我们在心中建立起一个柔软祥和的精神家园,其柔韧的力量足以抵挡现实中的每一次冲击,而不致轻易垮下。
可见,不是我们不喜欢童话,哪怕你是初中的孩子,你也会愿意继续栖居在这个神奇的国度。
而我们长时间栖身的教室,应该如彩虹般绚丽如童话般美好。
说他爱折腾毫不为过。
除了给初中的学生讲故事,他更多的是为小学的班级讲故事。
给一年级孩子讲《爱心树》时,因为扮演故事中的一棵树而被孩子们叫作“大树老师”
;曾经在学校的报告厅里给整个五年级的孩子讲述《父与女》的感人故事,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自己也有很多故事。
每次外校有客人来参观,他总要被安排上一节公开课,给外地的客人公开他的文学课堂。
这是例行的规矩,也是固定的风景。
在一次公开课之后,他在教学日记里这样写着:
又是一次对外示范课,这次是带着二年级的孩子走进图画书《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孩子来了,坐下后,听着音乐,然后简单轻松地聊着,谈这支音乐的感受,有的说很温柔,有的说很温馨,有的说很平静……孩子们的状态慢慢上来了,也就可以开始了。
谈话从传统版本的《三只小猪》开始,他们很随意地聊着,喜欢这样的感觉,聊着故事的感觉,一种很放松很舒展的姿态:我的神情,孩子的神情;我的声音,孩子的声音;我的笑容,孩子的笑容。
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是以接龙的方式完成的,一个小小的故事,十多个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讲下去,很自然地流淌着,情绪就这样慢慢点燃了,心收束在一起,神聚拢在一起,感觉越来越好,就要这样。
故事讲完,我把话题一转,神秘兮兮地告诉孩子,他们听来的这个故事其实都是从一张报纸开始的,那就是《小猪日报》。
说完,还把这张报纸展示给他们看,同时带着他们一起去察看狼的作案现场。
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进入我创设的故事情境里。
接着我又把《大野狼日报》给他们看,告诉他们,故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怎么办?于是冲突激**着,矛盾开始了,我们,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进入了狼编织的故事中。
接着,我模拟大野狼的口气,讲着这个所谓的真实故事。
随着讲述,随着翻页,还会让孩子们看着画面说说自己看到的东西,在分析画面的细节中,发现一些隐藏其中的秘密,例如高高垒起的汉堡里的兔子耳朵、老鼠的尾巴;例如蛋糕里的兔子耳朵;例如墙壁上狼奶奶的照片,有孩子说让她想起了《小红帽》里的那个狼外婆,我笑着应道“说不定小红帽就在她肚子里呢”
;还有第二只小猪的窗户外那条高高翘起的狼尾巴……
故事说完,我们围绕“狼是不是被冤枉了”
展开讨论,去寻求事情的“真相”
。
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没有出现鲜明的一边倒的迹象。
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作深入的讨论,确保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解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
自然,这也给我的引导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最突出的是,孩子们在左摇右摆,一会儿说狼是被冤枉的,他不是故意吃小猪的;一会儿说狼不该为了一杯糖吃掉三只小猪;一会儿说狼不吃素,他应该吃小猪的,一会儿说他该把小猪送到医院去,不该吃掉他;一会儿说小猪已经死了,不吃白不吃,一会儿说不该把喷嚏朝着房子打,害死了小猪应该抓起来……
“案情”
也跟着陷入复杂的胶着状态。
为了帮助大家识别狼的真面目,不至于被它误导,我接着抛出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在说谎?孩子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狼在说谎,因为他吃了小猪就不应该,就要坐牢。
还有他的汉堡里、蛋糕里有很多的小动物,他平时肯定吃了很多的小兔小羊小猪,他肯定是在撒谎。
我引导孩子一起来关注狼的外貌穿着,继续追问:
“狼怎么会很坏呢,你看他穿着西装,打着领结,看起来很绅士啊?”
孩子们说:“他是伪装的吧,就是用来骗那些小动物的。”
“你看他戴着眼镜,显得有学问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