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切战争都可看作是政治行为。
这是所有战略问题中首要的、涉及面最广的问题。
七、从性格上看,战争是一条真正的变色龙
战争是多种多样的。
发动战争的动机越大、越强,战争同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系就越大;战前的局势越紧张,战争就越接近它的抽象形态,一切就越是为了打垮敌人,政治目的和战争目标就越趋一致,战争就越是纯军事的,而不是政治的。
反之,战争的动机越弱,周边形势越不紧张,政治规定的方向同战争要素(即暴力)的自然趋向就越不一致,战争离开它的自然趋向就越远,政治目的同抽象战争目标之间的差别就越大,战争就越是政治的。
战争绝不是什么孤立的行为。
交战双方的任何一方均须根据对方是什么样和正在做什么来做出判断,而不是根据对方应该是什么样和应该做什么来判断他。
人非圣贤,不可能尽善尽美,人类的组织也一样。
交战双方都会存在缺陷从而影响双方,这就成为一种缓和因素。
战争也绝不是短促的一击。
如果战争双方同时使用或者能够同时使用可以全部用于斗争的手段,那么每次战争就只能是一次决战或者若干个同时进行的决战。
但是,同时使用一切力量是违背战争的性质的。
在战争准备中,敌对双方谁也不会把力量使用到最大限度,因而也不会一开始就使用全部力量。
不能立即使用的那部分力量,有时在全部抵抗力中所占的比重,比人们预想的要大得多。
人们普遍的心理是,害怕过多使用力量,因而在第一次决战时就不会像只有一次决战那样集中力量和过多或全部使用力量。
交战的一方由于存在弱点而没有使用全部力量,对对方来说,就成为可以缓和的真正的客观理由。
战争的结局也永远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
战败国往往把失败只看成是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还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不幸。
很明显,这种情况必然会大大缓和紧张程度和力量使用的激烈程度。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理论上的结论:在性格上,战争是一条真正的变色龙,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其颜色或性质都会有所变化,而且,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来看,战争还是一个奇异的三位一体。
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战争要素与生俱来的暴烈性,即仇恨感和敌忾心,都可看作是盲目的自然冲动;二是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它们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三是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战争又因此而属于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中,第一个方面与国民关系较大;第二个方面主要与统帅及其军队有关系;第三个方面则主要与战争双方国家的政府有关。
战争中迸发出来的**必然早已潜伏在人民之中;在概然性和偶然性的王国里,勇气和才智活动范围的大小取决于统帅和军队的特点;政治目的则纯粹是政府的事情。
这三个方面,深深植根于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发挥着各自的不同作用。
任何一种理论如果忽视了其中的某一方面,不将其纳人考虑范围,或者想无端地随意确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会立即与现实产生矛盾,并导致毁灭。
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务必使理论在这三种趋势之间保持适当平衡,如同在三个引力点之间保持平衡一样。
至于用什么方法才能出色完成如此困难的任务,我打算在《论战争理论》一篇里研究。
但无论如何,本章所确立的关于战争的概念,应该算是投到我们理论基础上的第一道曙光,它首先为我们区分开大量的现象,使我们能够辨别它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