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强调应在幼年时期就注意纠正儿童发音上的错误,以免变成难改的积习。
5.论教师和教学原则
昆体良提出了德才兼备的教师标准。
首要的事情是弄清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德行,务必要以教师纯正的德行来保持学生在未成熟的年龄免遭损害。
教师应严于律己,同时也必须以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的行为。
最要紧的是教师应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
他严峻而不冷酷,和蔼而不纵容。
否则,冷酷会引起厌恶,纵容则招致轻视。
昆体良把教学看成一种双边活动。
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的职责是证明他们是可教的。
这两种职责缺少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无用。
昆体良精辟地论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他指出,对受教育者的统一要求,必须和照顾他们的个别差异相结合。
首先需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天赋素质,然后应当从两方面入手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一,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长善救失。
第二,教师要善于使每个人在他最有才能的方面得到进步,扬长而避短。
对于智力较弱的学生应作些迁就,对天赋素质丰饶的学生则要严格训练,以期将他们培养成为真正的雄辩家。
昆体良强烈反对体罚儿童。
他认为,体罚是一种残忍、凌辱的行为。
如果申斥还不足以矫正儿童的过失,他就会对体罚习以为常,并且体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
同时,体罚在青年期失去效用,而又有更困难的功课要学,就更难以驾驭。
因此,对于如此纤弱、如此无力抗拒虐待的幼儿,任何人都不允许滥用权威。
在古代各民族的儿童教育中,体罚是普遍现象。
昆体良反对体罚的开明态度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昆体良奠定了教学中量力性原则的思想基础。
他认为,应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因为超出学生智力之上的东西,是不能进入学生的头脑的。
正如紧口瓶子不能容受一下子大量流进的**,却能为慢慢地甚至一滴一滴地灌进的**所填满。
昆体良十分注意运用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教学方法。
在防止学生过度疲劳、劳逸结合方面,也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他认为儿童应有游戏。
他说:“我不会因学生爱好游戏而感到不高兴,那是天性活泼的标志;那种总是迟钝麻木,没精打采,甚至对那个年龄所应有的激动也漠然无动于衷的学生,我是不指望他能热心学习的。”
同时,在游戏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也会自然流露,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和施教。
昆体良还认为娱乐有助于发展敏锐的智力。
昆体良在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在教学法上的成就。
他的教学法思想给后代以深远的影响。
他的《雄辩术原理》代表了文艺复兴以前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主要成就。
昆体良重视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学前儿童道德习惯及语言的发展,这些都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的教育财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