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此外,母亲应注意观察,谨慎对待孩子的欲望,既不应忽视孩子的每一点合理要求,又绝不要听任孩子的非分要求,更不要滋长孩子的贪欲。
总之,理智的爱与坚定不移是引导孩子做到顺从的两个法宝。
鼓励儿童在道德上逐步独立是早期道德教育的第三个任务。
裴斯泰洛齐指出,孩子脱离母爱的直接影响的时候迟早会到来,孩子对母亲影响的直接依赖联系开始渐渐松动。
这种联系的松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天生禀赋及身体状态。
身体强壮的孩子很快地表现出他们不想依赖于他人的倾向,开始寻求智力和道德上的独立。
母亲应鼓励这个方面孩子的尝试与练习,使孩子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开始既对事物又对人进行评价和判断。
裴斯泰洛齐关于儿童早期德育的理论有许多合理的方面。
他认为加强道德训练来完成道德教育是不符合人的天性的,因而主张对道德的培养首先应从纯道德感情开始,而最后又和思想联系起来。
同时,知、情、意、行并举,心、脑、手协调发展。
裴斯泰洛齐研究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强调心和情;第二个阶段注重手(做、行动和意志);第三个阶段手脑结合起来,对他人活动的观察和评价、判断构成了认识真理的基础。
这样,既突出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又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三)智育
裴斯泰洛齐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
他认为,所谓“发挥大脑的能力”
应包括三个方面,即认识能力、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三者组成所谓“智力”
。
在幼年时期,必须为脑的发展奠定基础。
智力教育牵涉到认识和语言两个方面。
认识是思考和判断的基础,语言则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智育永远开始于经验”
,[43]这是裴斯泰洛齐的智育原则,也是他长期从事教育实验活动的宝贵的经验总结。
他认为:“思维能力是从客观物体给我们造成的感觉印象中开始的。”
[44]母亲首先应鼓励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到物体对象上,告诉其名称并使之能区分物体的各个部分;其次引导儿童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物体的性质和特点,以培养其观察和判断的能力;最后,进一步解释事物及事件的原因,养成孩子追本穷源和爱思考的习惯。
总之,裴斯泰洛齐把感觉、说话和思维这三种能力看做发展一切智力的手段的总和。
“智力的起源就是分别地在感觉和说话的自然发展的连续阶段以及思维中发现的。”
[45]
在智力教育的方法上,裴斯泰洛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主张。
实物教学是首要的方法。
教育者必须时时刻刻用物体而不是用词语来进行教学,应尽可能少地向孩子提及那些不能作为实物让孩子看到的事物,始终坚持让孩子直观某件事物的同时说出该实物的名称。
与此相联系,裴斯泰洛齐坚持“近环境教育法”
,认为距离的远近对人的感官活动效果的好坏,在任何情况下均有决定性的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