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人亦不例外。
但不同的是,人是有自觉和自决意识的最高贵的生灵。
他能感受、理解和认识存在于自身的上帝的精神。
通过教育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但福禄培尔进一步指出,对上帝的精神即“统一”
的认识须有一个过程。
人类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类,最终才能认识上帝的统一,这就是教育的任务。
(二)教育顺应自然原则
以人性来源于神性为根据,福禄培尔断言人性是善的。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完美性和健全性。
因此,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最初的基本标志必须是容忍的、顺应的、保护性的和防御性的。
一切专断的、干预的教育必然会毁灭存在于人身上的上帝的精神自由与自决。
而自由与自决正是全部教育和全部生活的目的与追求。
人性本善,错误与罪恶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与卢梭一样,福禄培尔认为,儿童生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正是由于最初的教育违背自然的结果。
由于错误的教育,人的善良的品性和良好的追求遭到了压制或扭曲,儿童的良好愿望被误解,他们被往错误的方向引导。
早期的错误教育使得后来的教育性质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得不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进行艰难的再教育的工作。
(三)发展与对立调和的原则
在教育史上,福禄培尔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
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及其教育。
他认为,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
并且这种发展是分阶段的、前后相继和相互联系的。
福禄培尔不同意那种认为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是相互割裂的观点,强调“每一个后继的阶段以一切和个别先行的生命阶段的强有力的、完全的和特有的发展为基础”
,“因为只有每一个先行的发展阶段上的人的充分发展,才能推动和引起每一个后继阶段上的充分和完满的发展”
。
[67]在福禄培尔看来,一个人未必由于到达成年期而成为成年人。
只有当他真正符合了他的幼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的要求时,才成为成年人。
那种希望儿童可以跳跃少年期和青年期,在各方面表现得像一个成年人的想法,只会给后面的教育带来不可克服的困难。
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福禄培尔试图从自然发展的规律中,去寻找人的发展的规律。
他认为,人的精神和性情的发展与矿物结晶过程有着十分奇特的一致性,即开始时是片面的、个别的和不完全的,到后来才上升到各方面均一的、协调的和完全的。
并且如同万物生长的规律一样,人的成长也必须服从两条互相补充的原则:对立的法则和调和的法则。
相反调和法则是一切运动的原因,亦是人的发展的原因。
教育过程中基本的对立物是儿童的天性与环境的矛盾。
儿童一方面接受外界的刺激,即所谓“变外部为内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