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真正含义。
而且,由于蒙台梭利是从研究低能儿开始的,这个热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残疾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保育学校的传入
自1911年英国的麦克米伦姐妹创办保育学校以后,1918年《费舍法案》(TheFisherAct)将保育学校作为幼儿学校的前一阶段纳入了公共教育的范畴。
美国受其启发,于1915年由芝加哥大学教授夫人团体自发地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开设了第一所保育学校。
为推动保育学校在美国传播和普及作出突出贡献的还有伊利奥特(AbagailEliot)及怀特(Ede)。
她们曾赴英国追随麦克米伦姐妹学习保育学校的办学经验,回国后,大力倡导及移植麦氏保育学校理论及实践。
1922年1月2日,伊氏在波士顿创办能充分体现麦氏办学特色的“拉格街保育学校”
(RugglesStreetNursery)。
半月后,怀特在底特律麦瑞尔—柏尔玛母亲学校(Merrill-PalmerSotherhood)又创办了一所附属保育学校。
该校的部分教员是从麦克米伦中心雇请而来。
她们遂成为20年代美国保育学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1919年,美国第一所公立常设保育学校成立,10年后成立了“全国保育协会”
(NationalAssoforion)。
初期的保育学校多作为教育实习或研究性质的实验学校。
美国的保育学校从引进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满足于麦氏只重保育而越来越强**育的因素,重视儿童的发展,这与当时进步主义的影响有关。
因此,这些学校多设在大学里,多为教育实习或研究性质的实验学校。
1933年,处在经济大萧条期间的联邦紧急救助署(FederalEmergencyReliefAgency)宣布公立保育学校配合罗斯福的新政,为发展经济和儿童发展服务。
全国设立的保育学校已达600多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确保妇女投入到军事产业中来,联邦政府对保育学校实行经济援助,成立战时紧急保育学校,一时间,保育学校数量猛增。
到1945年2月止,全国共有1481所保育学校,招收幼儿69000名。
但此时的保育学校教育质量与数量不成正比,主要是师资问题。
据统计,当时保育学校中17%的教师是原来的小学教师,52%的教师不懂游戏,35.7%的战时保育学校没有合格教师,保育学校办成了“看护所”
。
尽管如此,从社会效益看,这种措施还是成功的。
但战后,联邦政府停止了经济援助,公立保育学校在经营上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私立的收费保育学校却急速发展起来,且占绝对优势。
这种保育学校由于收费比幼儿园昂贵得多,所以其对象只限于认识到早期学前教育意义的少数知识分子阶层的子女。
(四)儿童看护的发展
19世纪后期,在慈善幼儿园运动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日托运动(DayNurseryMovement),以为全日制工作的母亲提供幼儿看护,在此之前,这些儿童只能单独被留置在家中或寄养在育婴院,和幼儿园不同,日托所主要为儿童提供身体方面的照顾,每天活动以为所有儿童洗澡而开始,日托中心主要由保姆(matrons)们来负责,她们的主要职责是看护儿童以及做饭、洗衣等日常杂物,虽然也有一些日间托儿所采用福禄培尔的教学方法,但大多数是重保育而非教育。
日托运动的目的是力图仿效日常的家庭生活。
1937年罗斯福总统签署了《联邦经济复兴法》,建立了1900个日托中心,看护4万名儿童,后因该法到期而被全部解散。
1971年12月,尼克松总统否决了已由两院通过的《儿童发展法案》,不愿意因此而削弱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观,这样儿童看护制度被作为权宜之计而游离于联邦政策之外,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人已普遍认识到早期儿童教育和儿童看护不应被割裂开来,而应统一起来。
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了有关法令,以加强早期儿童发展和校外儿童看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