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新西兰关于学前教育的十年战略计划
针对各部门在所有权和管理上的分散局面,学前教育机构内部缺乏合作等问题,新西兰政府改变了过去规划和调查的做法,开始参与到学前教育的10年战略计划制定中。
2002年,在与学前教育机构合作进行广泛的研究之后,新政府出台了学前教育(ECE)的10年战略计划:《未来之路》(PathwaytotheFuture:NgaHuarahiArataki),以保证儿童“成长为有能力的、自信的学习者和交流者”
。
该计划为新西兰的学前教育提供了目标和策略和政策框架,勾画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轮廓图。
该计划着重体现了多元文化和反偏见教育的理念,为毛利人和太平洋岛国人提供了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
1.目标
10年战略计划呈现出一幅部门和政府合作的前景,有三个核心目标:增加高质量的ECE服务的参与,提高ECE服务的质量,促进合作关系。
其中增加ECE服务的参与度最为重要。
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新西兰的学前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方向性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建和调整体系以支持不同的ECE服务,从而获得高效的学前教育;
(2)支持以社区为基础的ECE服务;
(3)给所有教师提供培训,同时向教师展示ECE在学校和幼儿园中的应用方法;
(4)更好地与社区和家长合作,给家长和监护人以权利,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子女的早期教育之中;
(5)在ECE入学率较低的社区,加大政府的参与力度。
2.策略
该计划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互相连接的策略网络,包括增加高质量ECE服务参与的策略,提高ECE服务质量的策略以及支持性的策略。
(1)增加高质量ECE服务参与的策略。
该策略主要针对参与程度低的社区,尤其是毛利人、太平洋岛国人以及社会经济底层和农村社区,包括适合个别社区需要的一些特殊策略。
在对高质量ECE服务把关方面,政府要增强自身的职能。
ECE服务要更加注意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需求。
除了使用“政府决定补助金”
(Gover’sDisaryGrants)增加学前教育的入学率,政府还介绍7个网络供应协调者与目标群体(需要提升入学率的群体或民族,包括毛利人)寻求解决入学率的方法。
以毛利人为例。
毛利人主要进入教育和保育中心、语言所和幼儿园,入学率一直低于非毛利人。
2000年,毛利人的入学率接近4%。
2001年,政府开始积极筹备主动的提升毛利儿童的入学率,提出了“提升入学率计划”
(PromptingPartime)。
新西兰全国有40多个组织与毛利人社区积极合作,寻求适合当地要求提升毛利儿童入学率的方法。
到2003年,在该计划的努力下有2000名毛利儿童进入学前教育机构。
2004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毛利儿童进入有执照的语言所。
(2)提高ECE服务质量的策略。
包括实施高效课程,保证师生比符合高质量服务标准的要求,提供教师和家长、监护人和儿童之间的高质量互动,增加有ECE资格的教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